CDP中那些难以落地的大数据需求:大数据误区(一)

      在和传统的企业沟通CDP大数据需求时,经常会遇到一些对大数据理解的误区,我们逐步整理出来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
      这几天遇到一家客户(某知名酒企),他们想以招商的方式,寻找愿意帮他们销售产品的经销商。客户向我们提了一个他们认为是大数据的需求。客户手上有数百万级别的电话号码,他们希望有大数据企业,能够从百万级别的号码中,筛选出他们潜在的客户。客户认为,大数据是精准的,能够补充这些电话号码的各种信息,比如性别、收入、最近有没有搜索酒类关键词、有没有访问酒类相关app或者网站等等,他们定位的潜在客户是想创业的男性。如果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这些潜在客户,他们再通过电话跟进的方式进行销售,一方面是减少很多营销的成本,另一方面是更“精准”。

     这类需求,具备一定的普遍性。首先需要根据电话号码补充信息,然后要能分析补充的信息和潜在客户的相关程度,最后筛选出合适的客户进行精准营销。


     这个需求能不能落地呢?应该说,是有循序渐进的解决方案的,这个方案需要一整套精细化运营系统的支撑,也就是要建立企业的CDP。策划各种营销活动,通过短信、广告、促销活动等营销手段,逐步丰富数据资产。然后再通过营销活动,建立潜在客户模型,不停的优化。最终建立一套从数据采集、数据富化、营销活动管理、客户响应模型、营销优化、营销自动化等等基于CDP的精细化运营体系,不断摸索积累基于数据运营的经验,从而逐步降低获客成本,提升转化率。

    但是大部分客户都认为大数据非常神奇,不想花费精力建设系统,和摸索基于数据的运营经验,只希望立即有大数据来给出答案。也就是只要结果,而且要按结果付费。这是当前对大数据存在的普遍性误区:大数据就是无所不能的精准。而我们认为,大数据是一套思维方式,需要系统、方法、团队、场景、应用等各个层面的支撑,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。